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性肿瘤学术期刊(双月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工作者和高、中级卫生人员。报道内容有:肿瘤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防治、调查报告、综述、临床病理讨论、最新动态、病例报道和简讯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癌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6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27/R
邮发代号: 4-5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全国肿瘤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癌症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7-3639
- 国内刊号:31-172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全国肿瘤类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本刊是全国性肿瘤学术期刊(双月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工作者和高、中级卫生人员。报道内容有:肿瘤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防治、调查报告、综述、临床病理讨论、最新动态、病例报道和简讯等。
1、本刊要求研究论文必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研究快报必须含有首创性成果;研究简报着重要求创新性;文献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严肃处理,并向材料领域兄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联系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和LaTeX(*.tex)文档,排版时请采用双倍行距,以邮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须单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须含有高质量的照片和曲线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个以内"关键词"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参考文献20条以上,要能反映该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4、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3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自投它处。
5、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作者人数请控制在6人以下,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联系人请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位等自然情况。
6、论文如果是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7、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4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半年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8、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
中国癌症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癌症杂志发文量
中国癌症杂志总被引频次
-
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近年来,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树突状细胞的基础研究以及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通过介绍有关树突状细胞的各类疫苗在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对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前景做一初步展望.......
作者:吕方芳;洪小南;李进 刊期: 2004- 01
-
H1299细胞中P1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P1k3可以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转录活性,但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蛋白激酶P1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p53缺失型人类肺癌细胞系H1299,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克隆形成实验的方法研究蛋白激酶P1k3及激酶活性缺失的P1k3(K52R)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结果......
作者:桑梅香;刘丽华;丁春艳;孟君;单保恩 刊期: 2010- 01
-
乳腺癌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与临床疗效及病理相关性分析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是目前乳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研究探讨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47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前穿刺取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CerbB-2.分析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化疗前淋巴结状态及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R阳性的患者获得pCR(0%)的比率低于ER阴性者(27.2......
作者:秦洪真;李席如;张艳君;郑一琼;李荣 刊期: 2008- 11
-
非开胸切除7例颈段食管癌
我院1990年10月-1998年10月采用非开胸食管拔脱术治疗颈段食管癌7例,取得较好效果.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病例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2-70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其中颈部肿块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大2例,声音轻度嘶哑2例,左甲状腺叶、气管部分浸润1例.X线检查颈椎均未受累,病变狭窄,长度4-6cm不等.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本组病例中术前存在其他合并症如肺气肿、陈旧性肺结......
作者:戴华卫;郝权武;张海峰 刊期: 2001- 05
-
不同干扰素-γ浓度上调乳腺癌细胞系Her2/neu表达的实验研究
背景与目的:Herceptin是目前治疗Her2/neu高表达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常用分子靶向药物.如将具有强烈细胞毒作用的放射性核素131I联结到Herceptin进行放免靶向治疗,可提高Herceptin的药效.放射免疫治疗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定位在瘤体的抗体量.而肿瘤摄取标记抗体的量与肿瘤细胞靶位分子的表达量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FN-γ对乳腺癌细胞系Her2/neu的诱导效应,以选择适I......
作者:罗荣城;范义湘;方永鑫;严晓;吕成伟 刊期: 2006- 03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OPN、CD44v6的表达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其受体--CD44受体和整合素受体结合后,参与骨重建、骨质重吸收、血管重塑、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等过程.为此本研究检测了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的OPN和变异的CD44受体(CD44v6)水平,以探讨其与MM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32例MM患者,分为A组(包括初发和复发病例)和B组(化疗后病情稳定)2组,同时收集外......
作者:黄仲夏;季风清;陈文明;孙海梅;吴垠;刘晋伟;张蕾;戴红;陈世伦 刊期: 2009- 07
-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本文介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进展,探讨直肠癌外科治疗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保肛、膀胱和性功能的损伤和术后复发三个主要的难点.对于直肠癌手术的切缘问题、全系膜切除的概念、局部切除的手术指征、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以及直肠癌切除后结肠袋的重建等保肛手术,应把肿瘤的根治始终放在第一位,在不降低根治原则的前提下大限度的提高保肛机率,应保证足够的下切缘和环形切缘;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手术的开展有利于减少膀胱和性功......
作者:蔡三军 刊期: 2004- 05
-
食管鳞癌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Bcl-2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64例食管鳞癌组织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68.7%的食管鳞癌表达Survivin蛋白,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未见表达.Survivin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吴式琇;谢聪颖;张萍;陈必成;孙成超 刊期: 2003- 04
-
利用低氧的厌氧菌抗肿瘤治疗
实体瘤低氧区无法获得抗癌药且对放疗耐受,但却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厌氧菌趋低氧的特性靶向并破坏肿瘤低氧区,既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肿瘤特异载体又可以联合其他治疗增强其抗肿瘤效应.基于厌氧菌的细菌溶瘤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张学彬;王建华 刊期: 2007- 11
-
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注射碘油乙醇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观察分析
经导管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已广泛应用于肝恶性肿瘤的治疗,尽管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但易复发,远期疗效不够理想[1,2].既往多有经皮B超导向局部注无水乙醇的报告,但定位不够理想,缺少注射后的示踪对照,更不能对多次分点注射作出治疗计划.我们采用肝动脉栓塞联合CT导向局部注碘油乙醇治疗24例肝恶性肿瘤,同时设立25例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作为对照组,以探讨肝恶性肿瘤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下碘油乙醇治疗的疗......
作者:蒋红良;徐惠亮;王文强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根治术后病理T3期或切缘阳性前列腺癌的辅助放疗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 2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肿瘤治疗的相关性
- 3 地塞米松影响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研究
- 4 2003年St.Gallen会议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新共识
- 5 头颈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三例
- 6 异长春花碱单药化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7 《抗癌》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 8 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 9 慢病毒介导的shRNA靶向干扰I2PP2A胃癌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 10 副乳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11 2008年转移性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进展回顾
- 12 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 13 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对Ⅱ~Ⅲ期结肠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 14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对肝癌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
- 15 c-erbB-2——未来乳腺癌化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 16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
- 17 热疗联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21例晚期胃癌
- 18 ST2325对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 19 Ⅲ期卵巢癌减灭术后腹腔残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 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原则与临床应用策略